第五百七十九章 一锤定音(3 / 3)

唐朝小闲人 南希北庆 4127 字 2020-07-09

长孙无忌皱眉问道。

那大汉略带一丝遗憾道“已经有些眉目了,但是今日全城戒严,而且四处都在捉拿与此案有关的人,小人见这种情况,不敢再让人去调查了,如果被人知道,我们也在调查此案的话,说不定会生出更大的麻烦来。”

过得半响,长孙无忌长叹一声,道“到此为止吧。”

“是。”

当晚刚刚入夜,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便急急入宫面圣。

来的还真是快啊!李治暗道一句,嘴上却道“三位爱卿这时候求见,莫不是有什么要事?”

褚遂良就道“陛下的愤怒,臣非常理解,毕竟有损皇家颜面,但是如今春耕已经开始,而长安城内又是人心惶惶,于春耕不利,还请陛下以大局为重。”

政治家吗,怎么说都有理。

春耕和秋收是唐朝最为重要的时刻,因为唐朝是纯粹的小农经济,任何政策都是为了保护好春耕秋收,你天天派士兵到处游荡,百姓哪里有心思种田啊,吓都吓死了。

李治眉头一皱,道“朕倒也不想延误春耕,只是那刺客实在是太可恶了,竟然刺伤了朕的四名护卫,还杀死了此案最为重要的要犯,朕若不缉拿住凶手,天下人岂不是都会看朕的笑话。”

长孙无忌立刻道“陛下,此事皆因张铭而起,陛下应该立刻判其死刑,以儆效尤,威慑天下。”

褚遂良也道“臣也赞同,此案拖得实在是太久了,给朝廷,也给百姓带来极大的困扰。还请陛下早日判决,还长安一个安宁。”

李治见他们终于妥协了,心中爽翻了,道“二位爱卿,以百姓为重,朕也明白,但是朝中很多大臣都反对这么快判决,而且我朝要判决死刑,还得五复奏之后,才能判决。”

因为唐朝是非常注重百姓的,地方的死刑案,要三复奏,京师的死刑案要五复奏,就是皇帝怀着怜悯苍生之心拒绝很多次奏请之后,才能判决死刑,这就是怕出现冤案的发生,还未非常注重人命的。

褚遂良听着怪别扭的,总觉得李治这话是在暗讽他们,但也没有办法,道“陛下请放心,这臣去跟他们说,加快五复奏,任何事也大不过春耕啊。”

李治道“可是这杀害蒋献的刺客怎么办?”

长孙无忌道“陛下可以命人暗查,如此便可避免耽误春耕。”

李治点点头,见好就收,道“好吧,就依几位爱卿所言。”

韩瑗突然道“陛下,不管怎么说,张铭乃功勋之后,他杀霍元德等人,也是事出有因,并非是肆意妄为,而且我朝一直都提倡减少死刑,微臣建议将张铭发配外地,永不准回长安,体现陛下仁政治天下的思想,如此也就不需要五复奏,可即刻判决。”

长孙无忌立刻喝道“胡说,张铭犯下如此大罪,岂能轻饶,必须要严惩不贷。”说着他向李治抱拳道“还请陛下判张铭死罪。”

李治低眉沉吟半响,道“朕觉得韩爱卿言之有理,父皇在世时,常常教导我,要民本治国,对于死刑一定要慎之又慎,张铭固然可恨,但是念在他这些年来,为国家做出不少贡献,死刑就免了吧。”说到这里,他顿了顿,又道“就将其发配桂州,永不准回京。”

韩瑗心中长出一口气,忙道“管子曰,人主者,温良宽厚爱之。陛下宅心仁厚,乃是江山社稷百姓之福。”未完待续。

biqiku

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