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62章 迎来考验(2 / 7)

,劲儿往一处使。”

说着,他看向李明达,“明达,你在工程技术方面是专家。

接下来就由你负责跟进工程技术细节,和英方工程团队紧密对接。

务必确保施工流程、技术标准精准落地,绝不能出一点岔子。

你有信心没?”

李明达猛地一拍桌子,站起身来,声音洪亮:“赵哥,您放心!

工程技术这一块,我就是把关的‘门神’。

一定把每一个细节都研究透,让英方心服口服。”

赵长天满意地点点头。

又转向张伟华:“伟华,你的信息技术专长可是咱们的‘秘密武器’。

你负责搭建与国内技术团队的高效沟通桥梁,保障信息实时共享。

要是遇到技术难题,得迅速协调国内资源,协同解决问题。

这可是咱们的‘秘密武器’,千万不能断。”

张伟华推了推眼镜,神色坚定地回应:“赵哥,我明白!

信息畅通就是胜利的保障。

我一定确保国内外团队无缝对接,让技术支援随叫随到。”

分工既定——

紧接着,他们前往英方办公地点。

与英方相关人员汇合后。

便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资料梳理工作中。

会议室的长桌上,堆积如山的文件、图纸、数据报表杂乱无章地摆放着。

赵长天深吸一口气,率先拿起一份施工技术方案。

逐字逐句地研读起来。

他的眉头时而紧皱,时而舒展。

手中的笔不时在方案上圈圈点点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!

似乎在与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据,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。

李明达则俯身在工程图纸上。

他的存在,使双方的沟通更为顺畅。

在工作和交流过程中。

英方的工程负责人托马斯,提出了一个关于施工工艺衔接的关键问题。

他眉头紧锁,语气带着几分疑虑:“赵,根据我们这边的实际场地情况。

你们方案里提出的这个施工步骤转换。

我担心会出现时间延误以及质量风险。

毕竟我们要赶在既定工期内完成,而且得保证质量达标。”

他一边说着,一边在桌上摊开的场地平面图上比划着。

眼神专注地看着赵长天,等待回应。

赵长天微微点头,示意明白对方的担忧。

然后看向李明达:“明达,你来详细解释一下咱们这个设计的考量。

结合英方场地的特殊性——

重点说说怎么保障衔接顺畅和工期质量。”

李明达立刻挺直身子,拿起桌上的图纸,走到投影仪旁。

将相关细节投屏放大。

手中的指示棒随着讲解在图上移动:“托马斯先生,您看,我们设计这个施工步骤转换。

其实是充分考虑了场地的地质条件以及潮汐规律。

您瞧这儿,这片区域的土壤松软度——

在退潮后的两小时内,达到最佳夯实状态。

所以我们安排在这个时间段进行基础施工。

能最大程度保证地基稳固。

而且可以利用潮汐涨落的间隙,快速完成材料运输与设备调配。

不仅不会延误工期,反而能比常规流程节省大约 10%的时间。

后续的主体结构搭建,我们也有相应的模块化施工方案。

提前预制好关键组件,现场直接组装,能有效把控质量。”

李明达说得条理清晰,专业术语信手拈来。

眼神中透露出自信。